-
市场震荡 新基金发行遇“倒春寒”
基金发行市场曾经“熟悉的味道”一去不返。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3月以来,已有9只基金发布了延长募集期的公告,其中还有曾经炙手可热的科技类基金。从发行数据看,3月以来,新发基金的规模就比2月减少了1436.08亿份。展望后市,基金经理表示,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此时减仓或做空风险很大,应把握这一机遇逐步加仓。
-
机构进场自救:高盛19亿美元“输血”旗下货币市场基金
数据显示,近一周投资于商业票据和存款凭证等短期融资工具的货币市场基金遭遇了850亿美元净流出,与此同时,投资于短期政府债券的货币市场基金获得了2490亿美元的净流入,投资者将此视为最佳的流动性选择。
-
3月新基金频现延长募集 科技主题产品销售降温
受二级市场走势拖累,新基金发行市场明显降温,就连一度火热的科技主题基金也面临销售遇冷的情况。
-
北信瑞丰基金:受外围影响风险加速释放 A股投资价值凸显
3月23日,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先后触发熔断,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陷入集体恐慌。恐慌情绪也蔓延至A股市场。截至3月23日收盘,上证综指收于2660.17点,跌3.11%,创年内新低;深证成指收跌4.52%,创业板指收跌4.69%,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回调。海外资金风向标北向资金当日净流出80亿,从年初高点累计已净流出超800亿元。
-
绩优混合基金或成“避震”利器 金鹰策略配置表现出色
3月20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9.98%,股票型基金总指数下跌3.96%,混合型基金总指数跌幅仅为0.34%。
-
方正富邦基金: 当前A股估值整体处于合理偏低水平
3月23日,A股市场再次出现明显回调,成交量萎缩至6800亿元。对此,方正富邦基金发表观点称,海外疫情升级仍是拖累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当前流动性问题尚未明显好转,仍需警惕后续流动性冲击的影响。方正富邦基金表示,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但结构性问题仍在,具备逆周期、弱周期以及高股息率特征的相关板块和个股将更具相对价值。
-
短端债市波动加大 多只基金限购保收益
受近期海内外债市波动影响,短端债券市场显著调整,短债基金也大面积出现净值回撤。3月份以来,多只短债基金采取限购措施“保收益”,以保证基金组合和运作的稳定。
-
以三大投资视角坚守初心与责任――访上银基金副总经理兼投委会主席唐云
从保荐代表人到价值投资者,将近20年的金融从业经历令唐云见证了市场的跌宕起伏,也总结出独有的三个投资视角——向内看自己,向外看股票,最后从外看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