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或遭全球疫情严重化“反噬”
来源: 今日财经 今日财经编辑整理 2020-03-23 15:24
综合媒体3月23日报道,路透社称,目前欧美已经成为全球疫情新中心,制造业停工停产难以避免,汽车产业尤其受创。据统计,全球关停或计划关停的汽车工厂已超过100家。
最初中国工厂的暂时停工已经给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混乱,而现在被卷入停工浪潮的国家进一步增多。韩国三星、LG、海力士的国内工厂停工,导致存储芯片、电子元件、液晶面板的生产陷入停滞。德国受影响较大的还有欧洲化工、机械制造、医疗器材等行业。
彭博社称,由于疫情发展,全球供应链正面临从根部到顶端的全面关停危机。美国银行全球经济部门的一位高管称,这类似于“一场逐步扩散的自然灾害”,相比此前中国工厂关停,现在中国以外工厂的关停似乎给全球制造业造成更大打击。
而欧美停工也会影响中国企业订单,比如手机、电视机等产品目前处于停滞状态。许多工程项目也已停滞。德国原本被称作“世界工厂”的中国,在2020年一月、二月份里的经济产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随着欧美大批企业停工,中国工人在恢复生产之后制造出来的机器零部件,恐怕难以找到买家。但在医疗物资方面,全球其他国家停工停产反而有助于增加中国订单。专家认为,中企是否受到欧美停工影响,关键要看接下来两个月。因为中企一般会有两三个月零部件存货。
中国是全球的希望吗?德国现在全球经济的唯一好消息是中国逐渐战胜疫情,经济运转越来越好。作为全球经济链中的核心部分,中国发挥最主要的作用。中国复工给国际企业减轻一定压力。
目前情况看,最先暴发大规模疫情的中国有望最先摆脱危机,其国内制造业也将率先复苏。有业界分析认为,这可能进一步推动一些投资者将工厂转向中国,从而推动全球制造业结构的变化,但也有经济学家警告说,中国制造业仍面临新的危险,原因是其工业生产也依赖其他国家零部件供应,在疫情蔓延情况下,中国相关上游原材料、中下游制成品的生产成本将显著上升,甚至也将面临“断供”风险。在全球产业链高度相互连接,且长度及复杂性日益延伸的情况下,似乎很难有国家能置身事外。
有分析认为,疫情危机带来的教训,将推动中企在生产布局、技术开发方面采取更积极举措,特别是在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加强投资,打破外界垄断而增强独立性。以半导体为例,晶圆、光刻胶等原材料市场份额基本为日本垄断,而在内存、面板领域,韩国电子巨头则占据50%至75%的份额。在以上领域,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竞争力仍显薄弱,甚至存在无法自主化的“盲点”。
延伸阅读: 疫情导致英国车企接连停工 欧洲汽车产业遭冲击美股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全球经济衰退还有多远?大摩:全球经济将衰退 美国名义GDP将损失3600亿17个国家及地区跟随美联储降息 全球经济亮起衰退信号油价跌逾1美元 市场担心疫情重创全球经济
● 本文数据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今日财经观点。
● 本文链接:https://www.fddy.cn/cjzx/28958.html
最新资讯

新加坡23日晚起“锁国”! 新加坡航空宣布削减96%运力
2020-03-24 10:43

北京成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主战场!进京国际航班全部分流
2020-03-24 10:40

中国新冠疫苗已注射入体108人 3组志愿者每组36人
2020-03-23 16:59

IMF:新冠肺炎大流行将重创全球经济
2020-03-23 16:51

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美国杠杆贷款市场危机
2020-03-23 16:41